据中国之声《新闻纵横》报道,第23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波恩举行,今天(17日)是大会的最后一天。作为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,本次大会商讨的气候与环境话题,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。波恩为何会被选为大会的举办城市?大会现场又有哪些亮点与看点?中国加入《巴黎协定》后第一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表现如何?
本期气候变化大会全称为“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23次缔约方会议”,记者通过三个关键词来梳理在现场的观察。
第一个关键词是记者现在所在的城市波恩
波恩在莱茵河畔,曾经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首都,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。1770年音乐家贝多芬就出生在这座城市。因为时差的关系,这里比国内要晚7个小时。
这座小城与应对气候变化有着不解之缘。它是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秘书处的驻地。本次大会主席国为太平洋岛国斐济,受其办会能力所限,所以回到秘书处所在地举办。记者注意到,虽然德国是一个汽车制造大国,但是波恩当地满街跑的更多是小排量汽车,连SUV都很少见。在这里,低碳已经不仅仅是政府间的高层次共识,普通百姓的意识也在普及。
波恩人口大约30万,而这几天就有世界各国代表、非政府组织及媒体近3万人来到这里,相当于整个城市人口的十分之一。所以,距离会场十几公里范围内的酒店都被预订一空。有些晚到的参会嘉宾甚至得住到30公里外的科隆。而且,一下火车,就可以看到到处都是与本次大会相关的各式展板、海报、横幅。央广采访团的三名成员住在市郊的达尔酒店,送记者到会议现场注册的出租车司机听说要去大会,就问记者从哪里来,还告诉记者“中国”的德语发音,热情介绍会场的两个区域,希望通过记者们的采访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这次大会、了解波恩,可见整座城市都在为大会做着准备。
第二个关键词是低碳
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,低碳的标准贯穿在会场内外。会区内的摆渡车辆都是纯电动车,而且备有大量的会场自行车及共享单车供使用,这些都是能够预料到的。
记者还看到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,比如平时在国内参加的一些会议、论坛上最常见的是各种彩页、宣传册、纸质日程和瓶装水,而这些在现场都没有看到。会场提供一些免费的甜点,比如巧克力的包装上写着:plants for the planet,意思是为了地球请多种植物,背面还有简要的文字介绍气候变化正在危及可种植业。这种方式比单纯看宣传彩页要印象深刻得多。而且,现场坚持无纸化办公的原则,不发放纸质日程或会场平面导览,大家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方便地在手机上查看。另外,每名参会者还可以领取一个可重复使用的简易便携水壶,到各个取水点接取饮用水,有效避免了会场内大量的让人心疼的半瓶水,这几天预计可以节约60万个一次性纸杯。会场的装修简约但不简陋,基本采用可拆卸的钢板和钢架,木板都是原木状态并不喷漆。同时,会场内不使用扩音装置,即便多个分会场同时进行,整个区域内都比较安静。
第三个关键词是中国
各国系列边会是本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重头戏,中方的表态和影响力格外引人关注,这一点通过会场内各国边会的位置分布也可窥探一二。“中国角”的周围分别是德国角、英国角和法国角,因此这一区域的人气相当高。中国角举办边会时,场内常常连站的地方都没有。
多位外媒人士表示,相信中国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,落实《巴黎协定》各项决议,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。
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、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,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原则非常明确,既要通过气候行动,来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,也要推动气候变化的多边进程。中国已经计划推出全国统一的碳市场,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,并且进入审批的程序。
解振华表示:“中国的碳市场,从试点的工作看比较顺利,碳的价格比较平稳。中国也与其他很多国家在这方面进行了交流和合作,我相信中国的碳市场会有一个平稳的启动,能够顺利地运行。”